卷四百二十七 太叔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卫国开国始祖康叔的后代,以祖上次第排名为氏。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文公姬毁的第三个儿子叫姬仪。在古代,兄弟以伯仲叔季为次序来排名,姬仪因为排行老三,所以人称叔仪,又因为他是王族之后,所以世称太叔仪。他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次第排名字命姓,称太叔复姓。
2、亦出自姬姓,以祖上封号为氏。春秋时,郑庄公名叫寤生,他的弟弟叫作段,被封在京,世称京城太叔,其后代子孙遂以祖先封号命姓,称太叔复姓。
家族名人
太叔仪:古代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周朝的王族后代叫姬仪,姬仪排行第三,也就是卫文公姬毁的第三个儿子。古时候,兄弟辈排行次序,老大称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姬仪为老三,就称作叔仪。而姬姓源自周朝王族,(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于是外人称呼叔仪时为表示尊敬,就称他太叔仪。太叔仪的子孙,以先辈的身份为荣耀,世代姓太叔。
太叔段:春秋郑国人。郑武公少子,庄公弟。母爱而欲立为太子,武公不许。在古代,太叔这样的尊称是被普遍采用,称呼王公贵族中排行三的子弟,而也可能被子孙延用演变成姓氏。见于古书记载的春秋时郑国有一位京城太叔,他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代,名叫段,受封于京城。他的后代就取京城太叔中的“太叔”两字为姓。
迁徙分布
(缺)太叔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太叔姓并不多见,源起皇族姓氏。一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文公的第三子名仪,而卫文公是周朝的王族后代。按古时的排序规则,三子应为叔字(古时候,兄弟辈排行次序,老大称伯,老二,三,四分别是仲,叔,季)。因此,仪又称作叔仪。为表示对周室皇族的尊重,他人称呼叔仪时都加个“太”字,即为太叔仪。太叔仪的子孙,以此身份为荣耀,改姓太叔。后来,太叔这个称呼在贵族中流传。凡王公皇室贵族中排行三的子弟,都称之为太叔,他们的子孙也演变为越来越多的太叔氏。二是出自春秋郑庄公之弟段,他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代,受封于京城,众人称之为京城太叔。他的后代就取太叔两字为姓。太叔氏望出东平郡(在今天山东省东平、泰安一带),这个姓氏到了秦汉以后便逐渐少见。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中庸
- 大戴礼记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北史
- 汉官六种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棠阴比事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智囊全集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太玄经
- 总集
- 古文观止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先秦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