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 鞠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
2、出自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得姓始祖:鞠陶。根据《元和姓纂》及《名贤氏族类稿》等古籍记载可知,周族祖先后稷的孙子叫陶,因为出生时手心的掌纹很像古文“鞠”字,所以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做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世子孙即以鞠为姓。故鞠氏后人奉鞠陶为鞠姓的得姓始祖。
家族名人
鞠武:战国时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咏:北宋官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自小勤奋好学,后来举为进士当官,他遇事敢言。在担任三司盐铁判官时,河北、京师旱灾,他曾奏请出太仓米10万石以赈灾民。
鞠常:字可久,密州高密人。祖真,黄县令。父庆孙,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常少好学,善属文。汉乾祐二年擢进士第,裁二十一,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周广顺中,宰相范质奏充集贤校理,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历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伊阳令。显德四年,诣阙进策,召试,复授猗氏令,迁蔡州防御判官,复宰介休、魏县。开宝中,赵普为相,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时。常应举时,著有《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颇存兴托。后为清河令。七年,卒,享年四十七岁。
鞠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
鞠嗣复:宋代好官,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那时农民义军方腊将他俘获,因为他当官为民作主,所以就免一死,而其他坏官一概杀头。鞠嗣复的政绩得到公认,所以朝廷随后还升他当了州官。
鞠夫人: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迁徙分布
(缺)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出自姬姓。远古时候,周始祖弃的支庶孙子名陶,据说陶出生时,手心的掌纹象个古文“鞠”字,所以给取了鞠陶这个名字,后来他曾做过周人的受领,因此他的后代,就沿袭了鞠这个姓氏。战国时燕国大夫鞠武的后代就都以鞠为姓。东汉时,曾有过鞠氏的人为了避难而改为他姓,如“麴”。鞠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 推荐作品: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金史
- 梁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天玉经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千字文
- 陶庵梦忆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先秦
- 两汉
- 五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