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七十七 冷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是一个用封地作为姓氏的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把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2、源于上古,以技艺为姓,是泠氏所改。相传黄帝有一个乐官叫做泠伦,是我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让他制定音律,他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道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他采伐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据说,公凤凰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凤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泠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音叫做“律”,偶数各音叫做“吕”。和起来就叫做律吕。十二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接着泠伦又制作了是二口编钟,使他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这些完成以后,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在奎方位的时候,由泠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并赐他以名为姓,称为泠氏。泠又写做冷。所以世世代代的掌管宫廷音乐的人称为“伶人”。后来又成为演员的名称。泠伦的后代子孙称为泠氏,后来写错,误传为冷,成为冷氏。
3、出自小数民族中有冷姓。宋代羌族、现代苗族、土家族、彝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冷姓。
家族名人
冷曦:字景炀,新易人。明朝洪武年间御史。刚直不阿,弹劾了一些有权势的高官,震动了当时的朝廷上下。人称“冷铁面”。
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朝时期武林人。洪武初年的时候,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元朝末年的时候他以近百岁,在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于是学画。永乐年间出去远游,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迁徙分布
(缺)冷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黄帝时有个乐官名叫伶伦,他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乐律,并同荣将一起铸造了12口编钟,演奏黄帝亲自创作的《咸池》乐。黄帝为表彰伶伦的功劳,便赐他为伶姓。此后,“伶”成为宫廷掌管宫廷音乐舞蹈的官员,后成为演员的代称。而因为当时造字过程并没结束,且伶的古音与冷相同。所以伶氏又为冷氏。又一说,冷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后人,有被封地于冷水(今陕西省内),后人即以封地名为姓,称为冷姓。冷氏望族居住在新蔡(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京兆(今陕西省长安东)。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尔雅
- 易经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周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贞观政要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增广贤文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五灯会元
- 抱朴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别集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