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十一 茹
历史来源
1、出自古代柔然部族。北魏时郁久闾氏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西魏时,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遂并如突厥,其部族后人多以族名茹茹为姓。一部分入中原后,以茹为氏,称茹氏。
2、出自如姓。汉代有如淳,其后代子孙在“如”字上加草字头为茹姓。
3、出自鲜卑族。南北朝时,后魏时代北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一作普陆茹氏或普陋茹氏),入中原后改为茹姓。
家族名人
茹皓:后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
茹瞻:字孝博,北齐时东安人。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
茹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千: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侯。
茹棻:清代乾隆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茹孝标:宋代天圣进士。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南齐有大司农茹法亮,明代有刑部员外郎茹连。
迁徙分布
(缺)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北魏前身的游牧鲜卑族中有普陋茹氏,其后人简为“茹”氏,此为茹氏的最早起源。另外当时有部落为柔然族,也被称为蠕蠕,芮芮,及茹茹族,北魏时,进入中原并建立柔然国。而族人就以前族名为姓,或为柔,或为茹,或为芮,茹氏也就随之产生了。对于汉人,茹姓也有相对独立的起源和发展,在汉朝,河内郡县境内,出了一位姓名为如淳的人,他的后代就将他的姓氏上加了草字头,变为茹字,源此汉族也产生了茹姓。
- 推荐作品: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正史
- 三国志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历代兵制
- 管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谱录
- 墨子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山海经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济公全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春秋配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
- 魏晋
- 隋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