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一 池
历史来源
一是池姓出自赢秦司马公子池,其裔孙以祖父池字为姓,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望出西平、西河二郡,配行属火,池氏属徵音,堂号有安乐堂、西平堂等;
二是出自殷姓讳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辖范围),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繁衍昌盛;
三是改为池姓,一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二如明洪武十一年闽省尤溪陈代澄因避乱,随母改池姓;三如晋公以婿池质于郑,而池之为姓:周程休父之后,改程为池,因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
家族名人
蒙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剩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迁徙分布
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池氏,经过长时期的辗转播迁,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于最南方的福建、广东、以及云南等地。
- 推荐作品:
- 论语
- 中庸
- 正史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越绝书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传习录
- 国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墨子
- 笑林广记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类书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庄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诗词
- 魏晋
- 隋代
- 唐代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