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四 郗
历史来源
郗(Chī,X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泌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家族名人
郗 鉴
字道徽,古山阳金乡人。晋书载: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孺雅著名,不应州命。时逢饥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于是就给予资助。郗鉴就把这些朋友赠送的东西,分给乡亲孤老,有很多人因得到他这样的接济而活了过来。元帝初,诏为龙骧将军、兖州刺史。明帝初,拜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镇合肥。随后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军事、兖州刺史。咸和初,领徐州刺史,时逢祖约、苏峻反叛, 一时威胁社稷存亡,郗鉴率军平定,遂官至太尉,封南昌县公。死后葬于微山湖东岸郗山。
郗 超
字景兴(336-377),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省)人,东晋大臣。郗超的祖父是东晋名臣郗鉴,父亲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确良长子。自幼 “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晋书·郗超传》)郗愔信道教,而郗超则信佛。郗愔好聚敛,积钱数千万,曾开库任郗超所取。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内,将钱全部散与亲故。早期在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拜任抚军掾。后被桓温召为“征西大将军掾”。公元371年,郗超帮助桓温策划,扶持司马昱即晋简文帝,升为中书侍郎,执掌朝廷机要。
郗 虑
三国时高平人,曾任光禄勋、御史大夫,因受学于郑玄,故学识过人。
郗士美
唐代节度使。性聪敏,12岁时,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他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等人都赞为奇才。20岁任阳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书,后升昭义,忠武等军节度使。为官廉洁,尤重然诺。
郗德育
艺名麻子红。近现代秦腔表演艺术家。
此外,郗姓名人还有:晋代车骑将军郗将军郗览、司空郗音、中书侍郎郗绍、郗 、郗夔等,都是当朝的郗名人。唐德宗时的郗纯以及工、邢二部尚书郗士美父子,高风亮节,为时人所称颂……等。
迁徙分布
(缺)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郗姓出姬姓,是高阳氏的后代,苏忿生的支子被封于郗邑,后代因而以此为氏,望族出于高平。而根据《路氏》上说,苏氏的儿子被封于郗,以郗为姓,称为郗氏。周朝时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阳县。姓郗中国人的最早发祥地,就在沁阳,后来他们却在山东的高平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孙比较少。望族居于高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金乡县西北。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谷梁传
- 元史
- 周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水经注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葬书
- 天玉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人物志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庄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长生殿
- 唐代
- 元代
- 明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