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步战
凡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林木而战则胜。若遇平易之道,须用拒马枪为方阵,步兵在内。马军、步兵中分为驻队、战队。驻队守阵,战队出战;战队守阵,驻队出战。敌攻我一面,则我两哨出兵,从旁以掩之;敌攻我两面,我分兵从后以捣之;敌攻我四面,我为圆阵,分兵四出以奋击之。敌若败走,以骑兵追之,步兵随其后,乃必胜之法。法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如无险阻,令我士卒为行马、蒺藜。”
凡是以步兵对敌战车、骑兵作战时,一定要依托丘陵、险隘或林木丛生之地形而战,才能获胜。如果遇到开阔无险的地形,必须使用拒马枪排成方阵,掩护步兵在内。再把骑、步兵分别编为驻队和战队交替战守。驻队守阵时,战队出战;战队守阵时,驻队出战。当敌人攻我一面时,我就从两翼出击,侧袭进攻之敌;敌人攻我两面时,我就分兵迂回敌后袭击之;敌人攻我四面时,我就列成圆阵,分兵四面奋力阻击之。敌人如果败走,我就立即使用骑兵追击之,而今步兵随后跟进,这是步兵对敌车骑兵作战的必胜战法。诚如兵法所说:“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一定要依托陵、险阻;如果没有险阻,就让我方官兵多制作拒马和蒺藜。”
《五代史》:晋将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榆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陷新州,德威复取不克,奔归幽州。契丹围之二百日,城中危困。李嗣源闻之,约李存勖,步骑七万,会于易州救之。乃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嗣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先锋,进至山口,契丹以万骑遮其前,将士失色。嗣源以百骑先进,免冑扬鞭,胡语谓契丹曰:“汝无故犯我疆埸,晋王命我将百万骑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因跃马奋挝,三入其阵,斩契丹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契丹兵却,晋兵始得出。李存勖命步兵伐木为鹿角阵,人持一枝以成寨。契丹环寨而过,寨中万弩齐发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者塞道。将至幽州,契丹列阵以待之。存勖令步兵阵于后,戒勿先动。令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蔽天,契丹莫测其多少,因鼓入战。存勖乃趋后阵,起而乘之,契丹遂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口遁去。俘斩其首级万计,遂解幽州之围。
《旧五代史》记载:晋王李存勖的大将周德威出任卢龙节度使时,自恃作战英勇,放松边防守备,以致于丢失了榆关这一险要关隘。致使契丹人得以南下放牧于营州与平州之间,并乘隙攻占了新州,周德威想要再夺回来已经来不及了,败归幽州城。契丹兵乘胜进围幽州长达二百天,迫使城中陷入危境。晋将李嗣源获此消息后,便约李存审等将率领步骑兵七万人会师于易州,准备援救危困中的周德威。他们从易州北出,越过大房岭,沿着山涧向东前进。嗣源与其养子从珂率三千骑兵为先锋,当进至山口之时,契丹以一万骑兵拦截在前,晋军将士惊惧失色;李嗣源率领百名骑兵先行前进,他摘掉护首头盔,高高扬起马鞭,用契丹语厉声指斥敌人说:“你们无故侵犯我国疆土,晋王命令我率领百万骑兵,直捣你们西楼老巢,灭掉你们契丹种族!”说完,立即跃马奋击,三次冲入敌阵,击杀一名契丹酋长。晋军后续部队乘势齐头并进,契丹兵向后败退,晋军这才得以越出山口向幽州进发。李存审命令步兵砍伐树木设置鹿角阵,每人手持一枝结成营寨。契丹兵绕寨而过时,寨中万箭齐发,箭矢盖天遮日,契丹触箭而死伤的人马堵塞了道路。当晋军即将进至幽州时,契丹部队又列好阵势等待之。存审把步兵部署在敌军背后,戒令他们不得先动;又令一些老弱残兵拖着树枝,点燃柴草前进,顿时烟尘漫空蔽日,致使契丹兵无法测知晋军究竟多少。晋军乘机擂鼓交战,李存审急趋敌军阵后,亲率事先部署在那里的步兵发起突袭,契丹军队大败亏输,狼狈逃窜,从北山口败走。晋军俘虏斩获首级共1万多,终于解了幽州之围。
- 推荐作品:
- 孝经
- 尔雅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宋史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明季北略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传习录
- 荀子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鬼谷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唐传奇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诗文评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长生殿
- 诗词
- 两汉
- 宋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