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主战
凡战,若彼为客、我为主,不可轻战。为吾兵安,士卒顾家,当集人聚谷,保城备险,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俟其困敝而击之,则无不胜矣。法曰:“自战其地为散地。”
凡是与敌交战,如果敌方入侵我境,我方在本土实施防御作战时,不要轻率出击。为使我军安全无危,鉴于士兵恋乡易散,应当征集丁壮,囤积粮食,据守险要位置保卫城池,切断敌人的粮道。从而使敌人欲战不能,粮草不济,等它完全陷入困境和疲惫的时候再攻击他,再出兵反击它,必定能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
《晋书》:后魏武帝,亲征后燕慕容德于邺地,前军大败绩。德又欲攻之,别驾韩[言卓]进曰:“古人先决胜庙堂,然后攻战。今魏不可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德曰:“何故?”[言卓]曰:“魏军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入近畿,致其死地,二不可击也。前锋既败,后阵必固,三不可击也。彼众我寡,四不可击也。官军自战其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众心难固,二不宜动。城隍未修,敌来未备,三不宜动。此皆兵家所忌,不如深沟高垒,以佚待劳。彼千里馈粮,野无所掠,久则三军靡费,攻则士卒多毙,师老衅生,起而图之,可以捷也。”德曰:“别驾之言,真良、平策也。”
《晋书》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率大军进攻驻守邺城的后燕大将慕容德,魏前军拓跋章部被后燕军所击败。慕容德打算乘胜再攻击北魏军,他的别驾韩淖进谏说:“古人用兵打仗,都是首先商讨好战略谋划,然后再出兵攻战。现在,对魏军不能攻击的原因有四条,而我军不宜轻易出兵的原因有三条。”慕容德问道:“是什么原因?”韩淖回答说:“魏军远离本土入侵我境,利于在平原旷野与我速战速决,这是不宜攻击的第一条理由;魏军深入我京都附近,这就将他的军队置于死地他必定拼死作战,这是魏军不宜攻击的第二条理由;魏军前锋遭到挫败,其后续部队必然固守阵地,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三条理由;魏军众多,我军寡少,这是魏军不可攻击的第四条理由。而我军是在自己国土上作战,士兵恋乡容易逃散,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一条理由;倘若出击而不胜,军心势必动摇,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二条理由;我们的护城壕尚未修好,敌人来攻,我无法防守,这是我军不宜轻易出击的第三条理由。上述诸点,都是兵家所忌讳的问题。因此,不如凭据深沟高垒,固守防御,以逸待劳。魏军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自然困难异常,而就地解决则现在野外又无粮食可以掠夺。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因为消耗过大,而使士兵困毙增多。魏军长时间出征在外,其弱点就会逐渐暴露无遗,那时我军乘机奋起攻击它,便可以取得胜利了。”慕容德听了韩的一席话后,十分赞赏地说道:“你的妙计,同张良、陈平一样,真是良好的计策!”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周礼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三国志
- 隋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靖康传信录
- 传记
- 高士传
- 载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将苑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幻中游
- 两晋演义
- 老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魏晋
- 隋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