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交战
凡与敌战,傍与邻国,当卑辞厚赂以结之,引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犄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
凡是与敌军作战,对于毗连战区的邻国,就应当用谦和的言辞和贵重的礼物去结交该国,争取其成为自己的同盟。倘若作战中我进攻敌人的正面,盟国牵制敌人的后面,这样,就一定能把敌人打败。诚如兵法所说:“在多国交界的地区作战,就应当搞好外交关系,结好盟友。”
三国,蜀将关羽,围魏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以避其锋。司马懿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俱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而内疏,羽今得意,权必不愿也。可谕权,令犄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遣使结权。权遂遣吕蒙西袭公安、南郡,拔之,羽果弃樊而去。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关羽把魏将征南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等人率军前往救援,正碰上汉江洪水暴涨,关羽指挥水师迎战,俘获了于禁等步骑兵三万人,然后把他们押送到江陵。当时,汉献帝立都于许昌,曹操认为许昌距敌太近,打算将都城迁往黄河北,以躲避关羽的兵锋威胁。但大将司马懿却劝阻说:“于禁等人实为洪水所淹没,并非作战不力所造成的失败,这对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大的损失。如果因此而轻率迁都,不仅是向敌人示弱,还会引起淮河、汉水流域的民众慌惧不安。孙权与刘备虽然结为盟友,实际上是外表亲近而内里疏忌。现在关羽打了胜仗,孙权必不高兴。据此,可以派人谕示孙权,使令他从背后牵制关羽,这样我们的樊城之围就能够解除。”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派遣使者去东吴结好孙权。孙权于是派吕蒙率军西进袭占了公安和南郡,关羽果然放弃对樊城的围困而退走了。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礼记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庐山记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医学源流论
- 葬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李公案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五灯会元
- 阴符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