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饵战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弃牛马,或遗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饵战”,并不是说在敌方士兵的饮食中投放毒药,而是用各种“利”来诱使敌人上钩,这都叫做“饵兵”战法。比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或者委弃财物,或者舍置辎重,切记对此不可随意拾取,而一旦拾取时则敌人有机可乘,就会导致作战失败。诚如兵法所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万不可贪利上钩。”
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渡河追之,军至延津南。操勒兵驻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之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曹操率军把他打败,并杀死他的大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被围困的局面,然后将当地居民沿着黄河向西转移。袁绍这时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军,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营。曹操所率部队驻扎在南面的山坡下,他命令所属骑兵都卸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白马方面的曹军运输车队正行进在路上。曹操的将领们认为敌人骑兵数量众多恐难以战胜,不如退还保卫部队营地为好。但谋士荀攸向大家解释说:“这正是我们所以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好机会,怎么能撤走失去这样好的战机呢!”袁绍的骑将文丑与刘备此时率领五六千骑兵前后赶到这里。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了。”曹操说:“此时还不可以上马迎战。”过了一会儿,袁绍的骑兵逐渐增多,有的已分散奔向曹操的运输车队。曹操这时下达命令说:“可以马上出击了。”于是骑兵都纷纷上马待战。当时,曹操以不满六百的骑兵,乘敌不备,挥军猛击,大败袁军,斩了大将文丑。
- 推荐作品:
- 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白虎通义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续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平宋录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茶经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河东记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