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从北魏后期写起,以胡太后秽乱朝廷,导致六镇起义、天下大乱开端,以北齐神武皇帝高欢从布衣到皇帝的一生奋斗史为主线,以隋文帝灭周统一北方为结尾,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北朝九十年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揭示了北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兴衰更迭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谋略、战略战术、内治外交、风俗礼仪、生活作风、为人处世之道等,也都有生动逼真的描画。因此,从史学的角度看,《北史演义》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也是获得很大成功的,它使读者对北朝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形象、具体的认识,这是任何正史都无法起到的作用。
因此,在《北史演义》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拥护仁政、反对暴政,歌颂英明君主,反对昏暴君王的思想线索。这是小说创作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作者评判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政治道德尺度。正是从这一尺度出发,作者在作品中对北齐神武帝高欢、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等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多有善政的英明君主持肯定态度;而对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赞等昏暴君王则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当然不是依史写人,而是根据自己的美学理想,,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创造。以高欢为例,他是北齐王朝的奠基人,也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英明君主的典型。作者满怀赞颂之情,描写了他创立霸业的全过程,从多方面反复地渲染他作为一个多有善政的英明君主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丰伟业绩。作为北魏王朝的臣属,高欢最后是以强臣的身份夺取了北魏政权。这从正统的封建纲常观念来看,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但作者并没有把高欢视为乱臣贼子,而是把他写成拨乱反正、,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高欢这个形象显然带有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作者对高欢的肯定,实际上是表现了作者有德在位的政治主张,它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强调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作者这种思想在皇权世袭、专制统治的封建时代,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在客观上起到了动摇君权神授、不容置否的正统皇权尊严的作用。同时,作者这种有德在位的美政理想,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古代劳动人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拥护好皇帝的思想相合拍,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政治的某种理想和愿望。很明显,杜纲所塑造的高欢这个人物形象,已远远高于历史上的高欢其人,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具体历史时期的思想范畴,它实际上反映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从上层有识之士到下层平民百姓对封建政治的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艺术特色
作者在对历史题材的处理上,以其善于剪裁布局和想象虚构的艺术匠心,大胆地选取了英雄美人的组合形式来构造全书,统摄情节。在反映重大历事件,刻画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以他那生花妙笔,描写了英雄与美人之间的一组组浪漫传奇的艳遇故事,打通了自《三国演义》以来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中基本隔绝的英雄世界与女性世界。这既是杜纲对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内容和创作方法的突破和发展,也是作者在伦理观和审美观上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发展。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周礼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明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独异志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唐代
- 五代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