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通书
圣人纯是天理,合下无欠缺处,浑然无变动,彻内外本末皆是实,舞一毫之妄。不待思而自得,此生知也。不待勉而自中,此安行也。且如人行路,须是照管方行出路中,不然则蹉向边去。圣人如不看路,自然在路中同行,所谓“从容无不中道”,此天意也。(通书“诚则无事矣”注)
凡物一色,谓之纯也。(此注通书“纯其心”句)
一者,是表裹俱一,纯彻无二。少有纤毫私欲,便二矣。内一则静虚,外一则动直,而明通公溥则又无时不一也。一者,此心浑然太极之体。无欲者,心体粹然无极之真。静虚者,体之未发。豁然绝无一物之杂,阴之性也。动直者,用之流行,坦然由中道而出,阳之情也。(通书志学章注)
明道此一段说话,乃地位高者,之事,学着取此甚远。在学者,工夫,只从“克己复礼”入为最要。此工夫彻上彻下,无所不宜。问:物字是人物是事物?曰:“仁者,与物同体”,只是言其理之一尔。人物与事物非判然绝异,事物只自人物而出,凡己与人物接,方有许多事物出来。若于己独立时,初无甚多事,此物事皆可以包言。所谓“订顽备言此体”者,亦只是言其理之一尔。(此注程子论西铭语)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宋书
- 魏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唐才子传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神峰通考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南越笔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太平广记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唐代
- 元代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