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玉帝设宴会群臣
玉帝设宴会群臣
却说隋朝炀帝临天下。忽一日,玉帝降下玉旨,在三十三天兜率宫设宴,会浮天君、张天君、许天君、立天君、葛天君等。众天君得旨,各各依次而到。朝见山呼毕,玉帝曰:“孤立极有五百劫,昼夜勤劳。细观孤之中天,不如西方之万一。今会卿等,欲图一路而得往西方境界,脱离劫数,听佛说法,则孤万无忧也。欲行不能,今会卿等能代孤设得一路者,卿之功也。”众真君奏曰:“在凡修仙七世,并无破戒,方为陛下。在凡入道九世,先要破戒,方转西方。陛下原是修仙,安能入得西方?欲脱生死,不免去凡胎出家修行,方能成佛。如其不然,则不能也。”玉帝闻奏,不觉放声长叹,便有思降之意。忽见对面有一金花树,毫光灿灿,有金花起。玉帝问曰:“前面是什么毫光闪闪,令人可爱。”葛天君出班奏曰:“此非别物,乃是南方巽宫九重天外,刘天君家内,有一金花树,其名曰接天树。其树能聚诸宝贝,此是宝光起,方才有金光照耀。”玉帝闻奏,即宣南方火德君进朝,命去刘天君家讨此天树。众臣退朝,星君谢恩出朝,直往南方巽宫刘天君家讨接天树不题。
却说刘天君正坐之间,忽见使到,接入坐下。刘天君问曰:“使命大人至此,有何旨意?”星君曰:“圣上设宴,忽见贵宅宝树,毫光闪闪,圣上爱之,命下官造府,要讨此物。”刘天君曰:“要此安敢不从?但吾世代接续有此树,树中有七宝常时而出。圣上若要此树,恐动之,七宝散去,不会有光,又恐不发。其实无用。烦使命大人回奏玉帝,免致害却此物可也。”使命闻言告退,回奏玉帝,奏明前事。玉帝闻奏,大怒言曰:“吾为一天之主,倒不及刘天君家有此树,能生七宝,光现照人,妙不可言。”又问众臣曰:“其树要何人常得享用?”众臣奏曰:“此树惟有刘天君家子孙方得管理享用。”帝闻奏。忽然失声叹曰“如何能得到他家做个子孙,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众臣听罢玉帝之言,个个大惊,出班奏曰:“圣人不乱言。圣上既出此言,必当改位投胎。”玉帝心意,只想那接天树,不顾降生之苦,亦答曰:“依卿之言,孤去则谁为主?”众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当指一魂化身,去降生投胎。”玉帝闻奏,听说要他三魂指一魂去,不觉下泪。众臣奏曰:“陛下圣言一出,安可食之?无信不立,陛下宜速发旨。”玉帝曰:“虽孤今日指一魂化身降生,何日完之?”众臣奏曰:“陛下勿忧。功成完满,依旧还原。”玉帝只得指一魂化身,众臣各起一道金光,直送往刘天君家去降生不题。
却说刘天君与红莲公主在后花园赏玩,偶见一道金光自天心而降,内有四门天王、八大金刚、九条青龙随行,捧一个金盘,盘内捧着一个孩儿前来,直到园中。公主问刘天君曰:“此是什物?”刘天君曰:“必是一大贵人有难,欲投胎托生者,我与夫人当拜之。”公主听夫之言,即焚点好香,二人虔诚礼拜。只见金光渐渐而近,投入公主怀中。刘天君大喜,望空拜谢。不过一月,红莲公主有孕,说与天君得知,天君大喜,言曰:“既是有孕,其孕必是贵人也。”时光似箭,不觉一年矣。至元皇三年九月初九日,异香满室,公主忽然疼痛难禁,生下一子。四方八面,云聚雾罩,不能见人。使婢出报天君,天君大喜。即取名叫做刘长生。
光阴如梭,又过三年。长生一日问父母曰:“我家有好宝物否?”父母曰:“我家有接天树,毫光闪闪,紫气腾腾,善生七宝。前数年玉帝爱之,亦曾来讨不与。”儿曰:“有此好宝,可去看看。”刘天君不阻,与长生去园中看接天树。长生入园中,果见其树,毫光冲汉表,紫露入云霄。心中大喜,朝日将香致于树下,供养接天树不题。
却说树中原有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如来、广胜如来、离布里如来、甘露王如来、无量寿如来,以上七宝如来常存此树,才有此好处。众如来见玉帝出身在此,如此殷勤供养,不敢当供,商议而去。长生一日又入园供养,那树皮叶欲枯,无一毫光。长生大惊,观之良久,自言曰:“昨日来有宝,今日为何无矣。必有其故,且看明日有无。”言罢出园不题。
却说七宝如来不知玉帝来意,见玉帝朝夕殷勤供奉,众人商议,即入三清殿去问三清天君,察玉帝来意。如来到三清殿,见三清天尊,相见礼毕。众如来言曰:“某七人世居此府。今有数百余劫,不知玉帝来此投生,每日虔诚供养某七人。某七人不敢当玉帝供养,离接天树,径到宝殿请教。不知玉帝来意为何?”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天尊叹曰:“我若不说,汝等果不知之。玉帝因一日设宴群臣,见对面金光灿灿,不知是你七人金光现。玉帝一见,即问群臣。群臣奏说是刘天君家接天树。玉帝见有宝光,便起贪心,着使去取不得,又问众臣,说:‘这树我甚爱之,今讨不来,要甚人方得此树?’众臣奏说:‘他家子孙,方得此树。’玉帝闻奏,贪心不止,忽然失声叹曰:‘若能得为他子孙,得享此树,则心足矣。’众臣听说大惊,即奏玉帝,要其降生。玉帝无奈,只得将一魂指一化身,投入刘天君家去投生。今见汝七人,乃前贪心未了,故见妆等以厚币供之。今玉帝因贪心混入尘劳,圣心欲绝,恐难复归,倘万一不然,亦是因慕妆等而起,汝等亦不便。汝七人可着一人,变做道人,去劝他修行;着一人又变做一道人,在于接天树下,待那长生若来供养,见树枯而不耀,必然有怒,若见你在树边,必说宝是你盗去,害杀那树,要计较你之时,汝可显出神通,点化他修行便是。”众如来听罢,拜辞了三清天尊,变作一道人,故意来到刘家树下坐定不题。
却说长生头一日到后园,见树欲枯,宝光顿绝,心甚忧闷。第二日又到后园,其树渐渐欲死,绝无毫光,心中大怒。忽见一道人在树后。长生向前扯住言曰:“我只道其树因何而死,宝贝绝无,原来是你这野道盗去!”那道人半言不答,只微微冷笑而已。长生大怒,扭出后园于厅堂中审问。其道人只又是微笑而已。长生见问不答,用棍乱打,棍已断又不叫苦;又用刀斩之,刀又断,道人变一道金光而起。长生大惊,望空拜曰:“不才不识老仙,误犯仙体,乞恕前罪。”那仙答曰:“某非别人,乃是你树中七宝之身,入在你家常出七宝者。”长生曰:“何故倚树为光?”仙曰:“某兄弟七人,为天宫无宝,故倚树化身,显耀三十三天,以显神通。”长生曰:“你今要去何故?”众如来曰:“前者天宫无宝,则我兄弟显耀;今者天宫多宝,不见我等神通,某等要去耳。”长生曰:“天宫若宝多,望众如来带我去。”众如来曰:”欲到天心,当别恩爱。如存贪爱,则难行矣。”长生曰:“若众仙长肯不见弃,小人拜别父母就来。”众如来答曰:“可。”长生即入后堂拜辞父母。要入三十三天。刘天君与红莲公主苦留不住。已见九重天内,忽然一道黑云,渐渐而近,起一阵狂风,将小儿抱出宫外。黑云一散,刘天君夫妇不见了孩儿,大哭一场不题。
众如来将长生抱出宫外,直引去三清殿见三清,众如来称说前事。三清见长生,长生下拜,三清请起列坐。三清曰:“你可认得我等是甚人?”长生曰:“平素未面,不认列位仙长。”三清笑曰:“你知尔自己前生是甚人?”长生曰:“小子其实不知,望众仙长明以告我,倘得仙缘有分,没世不忘。”三清曰:“你可在我后堂照天镜中,照看你是甚人。”长生即往后堂境中一照,见镜中是玉帝相对。心中大惊,出告三清曰:“小子往镜中一照,镜内却是玉帝形象。莫非前身,原是玉帝乎?”三清曰:“然。”长生曰:“我前身若是玉帝,缘何又出三十三天,九重天外投胎?”三清曰:“你是玉帝身内一魂,因前生见到刘天君七宝树放光,便起贪心,甘脱生死,故即堕出九重天外,以了贪心。”长生曰:“何得再复前身真正之身?”三清曰:“此亦不难。汝要复前真正之身,除非要修行为正,学道全真,才能返本还原。”长生曰:“今在天上,往何处修行!”三清曰:“天中无苦,欲要如前,除非入凡。”长生曰:“仙胎焉能入凡?”三清曰:“汝若肯苦心修行,中界有一蓬莱山,乃天下第一名山,等我众人作法,将汝打下中界便是。”长生曰:“茶饭谁侍?”三清曰:“饥食青松,渴饮甘泉。”长生曰:“修行得复原身,情愿听教。”三清即于袖中取出如意花一根,吩咐长生闭了两眼,用手望长生一打,打入中界蓬莱山中。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东京梦华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荀子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清代名人轶事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红楼梦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夷坚志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魏晋
- 隋代
- 五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