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石部·硝石
释名
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
苦、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 在患处。巾冷再换。
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附方
硝石初煎炼时,有细芒,状如朴硝,因此也有“硭硝”之名。与来源于朴硝的硭硝是不同类的东西。(按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朴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隋书
- 元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邓析子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九章算术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论衡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太平御览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阴符经
- 列子
- 文始真经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历史故事
- 隋代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