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二 草部·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
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
牙痛。用棉裹鹅不食 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一切肿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浇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共捣烂,加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患处。
湿毒胫疮。夏季采石胡荽,晒收为末,每取末五钱、汞粉五分,加桐油调成膏。先以茶洗净患处,然后贴膏包好。将有黄水流出。五、六日病愈。
脾寒疟疾。用石胡荽一把,捣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痔疮肿痛。用石胡荽捣烂敷贴。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孝经
- 谷梁传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史评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国语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洗冤集录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南史演义
- 北史演义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南北朝
- 金朝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