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草部·缩砂密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另服白矾丸。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
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汉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六韬
- 三略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日知录
- 诗人玉屑
- 历史故事
- 魏晋
- 隋代
- 唐代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