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附方
木香的主要功用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 推荐作品:
- 史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史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法家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隋唐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神仙传
- 古文观止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牡丹亭
- 南北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