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草部·牡丹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左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晋书
- 新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史评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帝范
- 六韬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滴天髓阐微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西京杂记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幻中游
- 独异志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黄庭经
- 亢仓子
- 总集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隋代
- 五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