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草部·胡黄连
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尿,加温,饭后将药丸送下。
小儿潮湿、盗汗。用胡黄连、柴胡,等分研细,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岁加减。丸子先用酒少许化开,再加水煮开多次后用药渣同服。
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不可用大黄、黄芩等伤胃的药物)。用胡黄连半两、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入雄猪胆汁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小儿疳泻,冷热不调。用胡黄连半两、棉姜一两(炮过),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甘草汤送下。
小儿黄疸。用胡黄连、川黄连各一两,共研为末。另取黄瓜一个,挖去瓤子,把药放进去。瓜外用面裹一层,煨熟,剥掉面层,捣烂药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大小酌给药量,温水送下。
吐血、鼻出血。用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加猪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临睡时服五十丸,茅花汤送下。
血痢不止。用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茶送下。
婴儿眼睛发红。用胡黄连研细,加茶调匀,涂手足心。
痈疽疮肿。用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加茶或鸡蛋清调搽。疮已溃或未溃都可用此方。
痔疮疼肿难忍。用胡黄连末和鹅胆汁调匀涂患处。
- 推荐作品: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纪事本末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地理
- 武林旧事
- 政书
- 荀子
- 春秋繁露
- 兵家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随园食单
- 墨子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何典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伯牙琴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唐代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