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谷部·大豆黄卷
释名
豆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用在豆黄卷(炒)一升、酥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前服,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水病肿满、喘急、大小便涩。用大豆黄卷(醋炒)、大黄(炒),等分为末,以葱桔皮汤冲服二凶,黎明时在小便通畅,即为有效。
附方大豆黄卷是大豆的干燥发芽种子。种皮多裂开,黑棕色,有时脱落,露出两片子叶。胚根细长,伸出种皮外。功能为发表、利湿、清热。
- 推荐作品:
- 史
- 周礼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法家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西游记
- 博物志
- 东游记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五灯会元
- 老子
- 黄庭经
- 古文观止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词
- 先秦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