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谷部·稻
释名
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2浸洗三、五度,可愈。
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食疗本草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南游记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了凡四训
- 知言
- 抱朴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宋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