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虫部·蝎
释名
主簿虫、杜白、虿尾虫。
气味
甘、辛、平、有毒。
主治
小儿脐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用金银煎汤调下。
慢脾惊风(小儿久病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蝎梢一两,研为末,酒调匀,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盖好,放文武火粘搅熬成膏。取出放冷,每服二、三分,金银薄荷汤调下。又方;用全蝎、白术、麻黄(去节),等分末。二岁以下小儿,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每服半钱,薄荷汤送下。
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约三粒绿豆大。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另以朱砂少许,同酒化服一丸,立愈。
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用全蝎七个、瓦炒,加麝香三分,研匀。空心时,以酒三碗调服。如不见效,可再次服药。
肾气冷痛(肾脏虚冷,气攻脐腹,两办疼痛)。用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童便各厂长中,煎如稠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小肠疝气。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
肾虚耳聋。用小蝎四十九个、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同炒至姜干,研为末,温酒送服。至一、二更时,再服一次,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声,即为有效。
脓耳疼痛。用蝎梢七枚,去毒,焙干,加麝香半钱,研为末,挑少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为度。
偏正头风。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五钱,共研为末,酒调匀,摊贴太阳穴上。
风牙疼痛。用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细,擦痛处。
肠风下血。用干蝎(炒)、白矾(烧)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痒处,即效。
诸疮毒肿,用全蝎七枚、栀子七个,以麻油煎黑,去渣,加黄蜡化成膏敷涂患处。
附方
蝎乃治风的要药,但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医家
- 千金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庄子
- 文子
- 刘子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南北朝
- 唐代
- 宋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