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兽部·牛
气味
黄牛肉:甘、温、无毒。
牛乳:甘、微寒、无毒。
牛脑:甘、温、微毒。
角胎:苦、温、无毒。
牛尿:苦、辛、微温、无毒。
牛屎:苦、寒、无毒。
主治
牛乳:
风热毒气。用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匀,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下虚消渴(心脾有热,下焦焦虚冷,小便多)。常喝牛乳或羊乳,每饮三、四合。
黄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
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办。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牛脑:
吐血咯血,五劳七伤。用水牛脑一具,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烧酒送下。
偏正头刚巧。用白芷、芎 各三钱,研为细末,以黄牛脑粘末,加酒煮熟,乘热吃下。酒醉无妨,醒则其病如失。甚效。
脾积痞病。用黄牛脑一具,去皮筋,捣烂;另用皮硝末一斤,蒸饼六个,晒干,研细,与牛脑和匀,加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好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百日,见效。此方名“牛脑丸”。
气积成块。用牛脑一具(去皮筋)、雄鸡肫一个(连里黄皮),一起放酒中浸中宿,捣烂,加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两,皮硝一碗,共捣匀,在铜锅内以文武火烘干为末。再加轻粉三钱调交。每服二钱,空心服,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角胎(好年听坚骨):
大肠冷痢。用牛角胎烧灰,每服二钱,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用黄年角胎一具,煅为末,同豉煮汁。每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赤白带。用牛角胎烧至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次(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酒送下。
牛尿:水肿、腹胀、脚满,利不便。
牛屎(亦牛洞):
水肿溲涩。用黄牛屎一升,绞汁饮服。以小便通畅为见效。忌食盐。
湿热黄病。用典牛屎晒干,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饭前服,开水送下。
霍乱吐泻,四肢发冷。用黄牛屎半升,加水二升,煮开三次,取半升饮服。
脚跟肿痛,不能着地。用牛屎加盐炒热包痛处。
妊娠腰痛。用牛屎烧成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小儿烂疮。用牛屎烧成灰封涂。兼灭瘢痕。
痈肿不俣。用牛屎烧成末,调鸡蛋白封含沙射影。药干即换,有特效。
乳痈初起。用牛屎和酒敷涂即消。
背疮溃烂。用陈年牛屎晒干,研为末,加百草霜调匀敷患处。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文昌孝经
- 晋书
- 新唐书
- 南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三命通会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别集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