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卷上·禁戒寒凉
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寒者最少。无怪乎河间论火,丹溪之补阴也。但泥二子之书而不考究《内经》,堕于偏颇,害人特甚。盖热病属阳,阳邪易散易治,不死。冷病属阴,阴邪易伏,故令人不觉,久则变为虚寒,侵蚀脏腑而死。(初起不觉之证,最能害人,往往轻忽之,而一变致死者不少。)
况人身之火多亦是当然,天之六气,火居其二。今之庸医执壮火食气之说,(《内经》壮火食气之说,犹炎暑盛而人气乏相火炽而真元伤,非凉药之治,亦非热药之谓,马元台不察此理,妄为注释,遗讹后学不浅。)溺于滋阴苦寒之剂,殊不知邪之中人,元气盛则能当之,乃以凉药冰脱,反泄元气,是助贼害主也。夫凉药不知害了多少人。若元气稍虚者,无不被凉药冰败而死,脾胃有伤,焉望其生。如人饮热汤及炙爆之物,从龆至髦,断无损人之理。《内经》言膏粱之变,止发痈疽,况膏粱发疽者,百无一二。故知热之养人,时刻不可缺也。若以冷水饮人,不须三日,即为腹疼泄泻,脾虚胃败矣。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万代苍生得以活命。俗医大用凉剂,譬于饮人冷水,阴害黎民,良可慨也。不见当今医家,祸及子孙甚至灭门绝后,皆学术不精之报也。(医者观此切须猛省,误用凉药之害真实不爽,予见近代时医专用温平者,或延一息,终见陵替。专以寒凉攻伐,夭札人命者,诚未见其有后也。)
- 推荐作品:
- 易经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四圣心源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梦溪笔谈
- 论衡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三侠五义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毛公案
- 中说
- 僧宝传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诗人玉屑
- 南北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