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卷中·脚气
下元虚损,又久立湿地,致寒湿之气,客于经脉,则双足肿痛,行步少力。又暑月冷水濯足,亦成干香港脚,发则连足心、腿 ,肿痛如火烙,或发热、恶寒。治法灸涌泉穴,则永去病根,若不灸,多服金液丹亦好。平常药临时有效,不能全除。其不能行步者,灸关元五十壮。大忌凉药,泄伤肾气,变为中满、腹胀而死。久患香港脚人,湿气上攻,连两胁、腰腹、肩臂拘挛疼痛,乃肾经湿盛也。服宣风丸五十粒,微下而愈。然审果有是证者可服,若虚人断不可轻用。(香港脚壅疾,言邪气壅滞于下,有如痹证之闭而不行。但此证发则上冲心胸,呕吐、烦闷,甚为危险,即《内经》所谓厥逆是也。轻者,疏通经脉,解散寒湿,调其阴阳,和其血气,亦易于治。如苏梗、腹皮、木瓜、槟榔、苍术、独活等药,皆可用也。其甚者憎寒、壮热、气逆、呕吐、筋急入腹,闷乱欲绝,此邪冲入腹,危险更甚,非重用温化不可,如茱萸、姜附等药,宜皆用之。至如剥削过度,脉微欲绝,变成虚寒,往往不起,不可谓壅疾而不利于补也。)
【治验】
一人患香港脚,两 骨连腰,日夜痛不可忍,为灸涌泉穴五十壮,服金液丹五日全愈。(此证有似痛痹。)
一女人患香港脚,忽手足遍身拘挛疼痛,六脉沉大,乃胃气盛也,服宣风丸三十粒,泄去而愈。(此证须细审的确,方可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正史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茶经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论衡
- 名贤集
- 清代名人轶事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阅微草堂笔记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词源
- 南北朝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