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卷中·暑月脾燥病
凡夏月冷物伤脾,又兼暑气客之,则成燥病,令人发热作渴不止,六脉弦大,乃火热伤肺而津液不能上输也,有脾胃之分。若发燥热而能食者,热在胃也,易治,服全真丹、荜澄茄散而愈。若发燥热不进饮食,四肢倦怠,热在脾也,为重,服金液、草神或来复等丹,五日而愈。如作暑治,下以凉药,热虽暂退,必变为中满、洞泄诸证。暑月发热,务分虚实,六脉沉数,饮食如常者,为实热,服薄荷煎而愈;若六脉弦紧,减食倦怠者,为虚热,大忌寒凉,宜全真、来复等丹而愈。(夏月发热作渴,脉弦而大,谁肯不作暑治而不用寒凉者,不知暑热熏蒸,耗人元气,元气既伤,未有不渴。冷物伤脾,有乖输灌;三焦失运,腠理不和,发热作渴,自所不免。且六脉弦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虚,体验果真,一温可解。今之医家,专尚香薷、青蒿、黄连、滑石等剂,变为泻泄,犹云协热,及至虚脱,全然不觉。此由脉理未明,误主作贼之误也。)
凡夏月阴气在腹,又暑能伤人元气,更兼冰水冷物损其脾胃,皆不足证也。《局方》俱用香薷饮、白虎、益元、黄连解毒等剂,重伤元气,轻则变疟痢、霍乱、泄泻等证,重则成虚劳、中满、注泻等证。余常以保元、来复、全真、金液、延寿、姜附汤等类治暑,百发百中,好生之士请尝试之。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通典
- 增广贤文
- 国语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管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类书
- 小说家
- 水浒传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小五义
- 唐摭言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先秦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