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卷中·疠风
此证皆因暑月仰卧湿地,或房劳后,入水冒风而中其气。令人两目壅肿,云头斑起,或肉中如针刺,或麻痹不仁,肿则如痈疽,溃烂筋骨而死。若中肺俞、心俞,名曰肺癞易治,若中脾、肝、肾俞。名曰脾肝肾癞难治。世传医法,皆无效验。
黄帝正法∶先灸肺俞二穴,各五十壮,次灸心俞,次脾俞,次肝俞,次肾俞,如此周而复始,全愈为度。内服胡麻散,换骨丹各一料。然平人止灸亦愈,若烂见筋骨者难治。(《经》云∶脉风成为 ,盖风之中人,善行而数变,今风邪留于脉中,淹缠不去,而疡风成矣。其间有伤营、伤卫之别。伤营者,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伤卫者,风气与太阳俱入行于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犯,其道不利,故使肌肉 而有疡。此证感天地毒疠浊恶之气,或大醉房劳,或山岚瘴气而成。毒在气分则上体先见,毒在血分则下体先见,气血俱受则上下齐见。更须分五脏之毒,肺则皮生白屑,眉毛先落,肝则面发紫泡,肾则脚底先痛,或穿脾则遍身如癣,心则双目受损。此五脏之毒,病之重者也。又当知五死之证,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割刺不痛,血死溃烂目瘫,筋死指甲脱落,骨死鼻柱崩坏。此五脏之伤,病之至重者,难治。若至音哑目盲更无及矣。)
【治验】
一人面上黑肿,左耳下起云紫如盘蛇,肌肉中如刀刺,手足不知痛。询其所以,因同僚邀游醉卧三日,觉左臂黑肿如蛇形,服风药渐减,今又发。余曰∶非风也,乃湿气客五脏之俞穴。前服风药,乃风胜湿,故当暂好,然毒根未去。令灸肾俞二穴各百壮,服换骨丹一料,全愈,面色光润如故。
一人遍身赤肿如锥刺,余曰∶汝病易治。令灸心俞、肺俞四穴各一百壮,服胡麻散二料而愈。但手足微不随,复灸前穴五十壮,又服胡麻散二料全愈。
一人病疠证,须眉尽落,面目赤肿,手足悉成疮痍。令灸肺俞、心俞四穴各十壮,服换骨丹一料,二月全愈,须眉更生。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元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松漠纪闻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棠阴比事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道家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词源
- 诗词
- 魏晋
- 金朝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