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动(阳)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庞安常曰:关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关位半阴半阳。故动随虚见。
《脉诀》言: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谬妄。殊非动脉。詹氏言:其形鼓动如钩如毛者。尤谬。
【体状诗】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主病诗】
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洩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仲景曰:动则为痛为惊。素问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又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戴礼记
- 周书
- 梁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孔子家语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灵城精义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释家
- 老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诗人玉屑
- 诗词
- 两汉
- 唐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