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治家篇·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久未遣人回家,家中自唐二维五等到后,亦无信来,想平安也,余于念九日自新提移营,八月初一至嘉鱼县,初五日自坐小舟,至牌洲看阅地势,初七日即将大营移驻牌洲,水师前营左营中营,自闰七月念三日驻扎金口,念七日贼匪水陆上犯,我陆军未以,水军两路堵之,抢贼船二只,杀贼数十人,得一胜仗,罗山于十八念四念六日等日得四胜仗,初四发折,俱详叙之,兹付回。
初三日接上谕廷寄,余得赏三品顶戴,现具折谢恩,寄谕并折寄口,余居母丧,并未在家守制,清夜自思,局促不安,若仗皇上天威,江面渐次肃清,即当奏明回籍,事父祭母,稍尽人子之心,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叔父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兄弟姒娣,总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候戚人家,历历险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明,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检拾,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情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谷梁传
- 中庸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晋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吴越春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孙子兵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葬书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