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为政篇·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
孙男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三月初六日,奉上谕于初十日大考翰詹,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初闻之,诚惶诚恐,盖久不作赋,率亦生疏。向来大考,大约六年一次,此间自巳亥岁二月大考到今,仅满四年,万不料有此一举。故同人闻命下之时,无不惶怕!
孙与陈岱云等在园同寓,初十日卯刻进场,酉正出场,题目另纸敬录,诗录亦另钞出,通共翰詹一百二十七人,告病不入场者五人,病愈仍须补考。在殿上搜出夹带,比交刑部治罪者一人,其余皆整齐完常十一日,皇上亲阅卷,二月十二日,钦派阅卷大臣七人,阅毕,拟定名次,进呈皇上钦定。一等五名,二等五十五名,三等五十六名,四等七名。孙蒙皇上天思,取二等第一名。湖南六翰林,二等四人,三等二人,另有全单。十四日引见,共升官者十一人,记名候升者五人,贷缎者十九人,升官者不贷缎。
孙男蒙上格外天恩,升翰林院侍讲,十七日谢恩。现在尚未补缺,有缺出即应对。其他升降贷资,另有全单。湖南以大考升官者,从前雍正二年,惟陈文肃公,一等第一,以编修升侍讲。近来道光十三年,胡云阁先生,一等第四,以学士升少詹,并孙三人而且。孙名次不如陈文肃之高,而升官与之同,此皇上破格之恩也。
孙学问肤浅,见识粗鄙,受君父之厚恩,乃祖宗之德荫,将来何以为报?惟当竭力尽忠而已。
金竺虔于廿一日回省,孙托带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项裁二座,阿胶一斤半,鹿胶一斤,耳环一双,外竺虔借银五十两,即以付回。昨天竺虔处寄第三号信,寄函信里,管写银四十两,发信后,果又借去十两,前后二信不符。竺虔千五月半可到省,若大弟九弟在省城,可百交。若无人在省,则家中专人去取,或请弟有高兴到省者托带。
今年考差,大约在五月中旬,孙拟于四月半万国用功。孙妇现已有喜,约七月可分娩,曾孙兄弟并如常。寓中今年派用一老妈,用度较去年略多,此次升官,约多用银百两;东扯西得,尚不窘迫,不知有邯郸报来家否?若其已来,开销不可太多,孙十四引见,渠若于廿八日以前报到,是真邯郸报,赏银四五十两可也。若至四月始报,是省城伪报,赏数两足矣。但家中景况不审何如?伏思示悉为幸!孙谨禀。(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
- 推荐作品:
- 孟子
- 谷梁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高士传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月波洞中记
- 茶经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人物志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五灯会元
- 抱朴子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幽梦影
- 伯牙琴
- 词源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两汉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