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原注: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轻飙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决。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易经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地理
- 都城纪胜
- 史通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术数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