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常言道 > 正文 >>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全书以子母钱为小说主干,伸延开发,层层递进,最后以子母钱的会拢作结。小说的主题结构十分单一,即围绕至尊金钱——子母钱及由金钱而引发的谐谑、讽刺、嘲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世俗社会的形形色色。在金钱这面照妖魔镜下,人们对金钱的贪婪、追逐,金钱对人心灵的锈蚀,一一被折射出来。

作者对金钱眩目光环下的各色人等烛微察毫,一一观照,对那些富而恃骄、富而藐穷、富而欺贫、富而逞强的富人作了指摘、讽刺;同时,也对那些诌富媚贵,不顾廉耻,嫌贫爱富,妒贵嫉富的士人百姓一样作了抨击,认为前人为富不仁,后者贫且失志,两类人都已丧失心志,一味图利,而置义于不顾。这两种对待财富的态度,都违背了义利合一的财富法则,都竞相逐利而弃义,这样则往往器满则倾,物极则反,念之愈切,失之愈速,仿佛似财富的二律定律。

当然,作者在此也不是一味地贬斥财富金钱,而是要规范人们对金钱的认知态度亦即义利相附。即要临财毋苟得,合理取得金钱,揆诸理上,理上说得去;度诸情义,情义上也说得去,这样才能取之无愧,心安意适。这样人才不会被物所化,人才不会蜕变为金钱的附庸,人才不会失去人格的主体力量。作者妙笔不断反复阐述金钱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后,着力讽刺并描摹了几类为物所累的财迷们的面目。

《常言道》通过金银钱的蹈虚附会、幻实结合的寓言式故事,来传递讽刺的主旨。而围绕这个寓言或故事情节的人物,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形形色色,有爱财如命的财主,有帮闲蔑片,装腔作势贾斯文、熊医、墨用绳,有难缠的刁钻、有人贫志短的邛诡、有枉生癞死的万笏……把这许多人物纠结在一起,对人心之丑,金钱之惑,世风之薄的描摹抹在一块调色板上,其讽世之意自现。

《常言道》创设的环境也有寓言的况味,如小人国大人国摸奶河等。再如第六回的没逃城,群鬼麋聚的鬼庙。尤其到通过金银钱的这个寓言故事原型的不断变幻,从得—失—得,从合—分—合的辗转描摹中,揭示小说的讽世之意。

艺术特色

全书文笔诙谐,结构紧凑,常以谐音、双关语讽世刺时,犀利尖刻,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通俗醒世之作。惟讽刺夸张过于浮露,是其不足。

《常言道》虽只短短十六回,但却写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其讽刺之意也有总—分—总的叙事模式。小说第一回总写金钱之本质,对金钱给人类生活的荣枯盛衰一一道来,仿佛一篇金钱赋文,其穷形极相之中,却已蕴含讽世的意味。其后则是层层推进,这种结构手法,与《西游记》的开头,《红楼梦》的青埂峰与太虚幻境,《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谈放妖魔诸小说技法相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