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仲舒,广川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干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除此书外,尚有《董子文集》。此编为作者阐释儒家经典《春秋》之书,书名为繁露,《四库全书总目》云: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义不可解。
《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此书篇名与《汉书·艺文志》及《汉书·董仲舒传》的记载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为所著书名,数十篇,十余万言;今存《玉杯》《竹林》则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后人疑其不尽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书虽未必全出仲舒,但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
董仲舒在书中极力推崇《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社会人事神秘化、理论化,作出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如董仲舒创造的人副天数说,将人身的骨节、五脏、四肢等等,比附为一年的日数、月数,以至五行、四时之数,人身五脏与五行符、外有四肢与四时符,从而得出为人者,天也的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给予。用天有阴阳来比附人性,谓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备着阴阳两种作用,人身也兼备着贪仁两种本性等等。概括而言,董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三统与三正实际上是董仲舒的历史观。
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在董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个新王朝重新享有天命。
从三统、三正论中不难看出,董仲舒否认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却是绝对不变的。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传本很多,主要有清《四库全中》本,光绪五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附张驹贤《校正》十七卷,又有《四部备要》本及197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点校本收入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裏面
- 推荐作品: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九州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潜夫论
- 中论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管子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葬书
- 焦氏易林
- 园冶
- 千字文
- 墨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西京杂记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古今谭概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李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两晋演义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伯牙琴
- 词源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