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
“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由兴作也。
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毛虫毛而后生,羽虫羽而后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 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
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 虫之精者曰圣人;龙非风不举,龟非火不兆,此皆阴阳之际也。兹四者,所以圣人役之也;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索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
圣人立五礼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以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无禄者稷馈,稷馈者无尸,无尸者厌也;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牷,割列禳瘗,是有五牲。
此之谓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善恶治乱之所由兴作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孝经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列女传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武林旧事
- 蛮书
- 政书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折狱龟鉴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论衡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春秋配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黄庭经
- 太玄经
- 尹文子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历史故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