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
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夫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
弟子!无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妇相会于廧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杀六畜不当,及亲,吾信之矣;使民不时,失国,吾信之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君子之为弟也,行则为人负,无席则寝其趾,使之为夫人则否。近世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雠,不与同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弟子问于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曾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也。”
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论语
- 易经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明史
- 清史稿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战国策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史评
- 国语
- 孙膑兵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词源
- 两汉
- 隋代
- 唐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