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道德准则,一味死读书,就会使自己陷入浮华不实的境地,这样我们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之人呢?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做事,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任性而为,蒙蔽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正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不要欣羡、想看其他的书,这本书没读完,就不要去看其他的书。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把读书期限定得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读书时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 推荐作品:
- 尚书
- 易经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晋书
- 元史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阴符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
- 长生殿
- 魏晋
- 南北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