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八仙求文老子
八仙求文老子
却说男子登仙,光拜金公;女子登仙,先拜金母。
一日,何仙姑见诸仙友曰:“往者金公奋诞,众女仙亦往称觞,今金母寿诞在迩,众友亦将往为祝寿乎?”
钟离、采和曰:“我辈虽各有所统,然大礼所在,凡在天者,皆言往贺,吾等安可不往。但用无佳物以为敬耳。”
张果老曰:“彼居极乐之乡,何物不备?必得名人之文以寿之,亦不落于俗套。”
铁拐曰:“此言正是。”
洞宾曰:“他人之文不足为奇,若得老君之作方妙。”
仙姑曰:“老君待李仙长最厚,何不往彼求之?”
铁拐曰:“吾意正如此。”又曰:“求文系众人之事,若吾独往,似欠至诚,还要众友同往何如?”
果老曰:“可。”乃驾祥云齐至老君门外。
仙童报道,八仙来谒。老君披衣出见,命坐。八仙动问起居一遍。老君曰:“近来有事,言之可笑。”
八仙再问:“何事?”
老君曰:“因下界诸生,盗吾文字,来取功名。有文昌下界,持正文衡,大厌书生文字深刻,以为皆主佛老诸经,乃斥吾道等经,置而不用,深为可恼。吾今将原著经典,尽行跋录,藏之九重天外,不复与世人作舟楫矣。”
众仙曰:“还当出之,矜式天下。”
铁拐自思曰:“今日之来本为求文,值彼正以文字为怒,如之奈何?”
八仙面面相视,未敢发言。
忽老君复问曰:“诸仙长公降小斋,必有见论,请言何妨?”
铁拐曰:“因王母寿诞,诸友往贺,无以为敬,持借重老师大文,书之于轴,以为寿耳。”
老君曰:“吾正恶此,汝又求之,不将又为世人作话柄耶?”
众仙曰:“天凡迥隔,安得便知。”
老君曰:“书生极善模仿,上字不作,庶免议论。第诸君来此,不可终辞。我为作一词以寿之何如?”
八仙曰:“更妙,更妙。”
老君援笔书之,乃《千秋岁》一调。词曰:
昆仑日暖,阆苑风光好。玉楼醉,玄女傅朱颜,顿觉乌云晓,增纤巧;
人在也,荣华南极祥光绕。位比东王老,历万劫而不朽,瑶池台上司阴教。
钧天诸品,就赞乾坤自悠久;今朝海鹤添筹,莫惜金樽倒。
八仙读之,称赞不止,于是辞别。老君送至云端。八仙驾云而返。乃求天孙之绵为轴,编星为字,剪霞为彩,且度王母宅宇之宽广而为之。即日完备,乃令仙重持轴,并仙桃仙酒前行。八仙盛服乘云,望王母庆寿而去。
- 推荐作品: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明史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徐霞客游记
- 庐山记
- 菜根谭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吴子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长生殿
- 两汉
- 五代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