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敦品类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 推荐作品:
- 经
- 周礼
- 仪礼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新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别史
- 越绝书
- 大唐西域记
- 菜根谭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氾胜之书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红楼梦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花月痕
- 何典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牡丹亭
- 魏晋
- 五代
- 明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