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
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最初只是口耳相传,至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方与齐人胡毋生合作,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
《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研究先秦至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后世注释《公羊传》的书籍主要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三略
- 武经总要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葬书
- 天玉经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庄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先秦
- 隋代
- 五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