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汉景帝)
【原文】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注释】
(1)间:jián,近、近来。
(2)比:连续,频繁。
(3)登: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4)咎:灾祸、祸根,也可引申为过失。这句是说,不明白它的祸根所在。
(5)度:duó ,量,计算,此处为丈量土地。
(6)末:古有士、农、工、商的顺序,商排最末尾。有轻视商的意思。
(7)蕃:繁多。
(8)醪(láo):酒。靡(mí):浪费。
(9)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
(10)义:道理,意义。
(11)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这里是以禄俸为职务的代称。
(12)博士:秦及汉初立博士,掌管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到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此后博士专讲经学传授,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有区别。
(13)率意:竭尽心意。
【译文】
近来连续几年作物欠收,又有水灾旱灾和疾病成灾,我非常担忧啊。我愚而不明,不知道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我想,我的政策有过失因而执政有过错吗?是天道有不顺、地利或许没有得到、人事大都失去了和睦、鬼神被遗弃没有祭祀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养官的俸禄是不是太多了,没用的事是不是做得太多了?为什么民众的粮食会匮乏呢?
计算(一下)田地没有更少,统计民众人口没有增加,按照人口来算田地,那比古人还有多余啊,但吃的东西非常不足的,它的根源在哪里呢?难道是百姓从事商业损害农业的地方很多,还是做酒浪费的谷子很多,禽畜吃掉的粮食很多吗?大大小小的道理,我没能明白它的主要原因,要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们讨论这个问题,有可以帮助百姓的办法,用心大胆地广开思路,不要有所隐瞒!
【赏析】
这篇文章全文共分四段:首段说明忧虑民生的日益困苦。二段从朝廷行正和官吏方面设想民困的原因。三段从民情习俗方面设想民困的原因。末段令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等仔细讨论,不可以隐讳。通篇辞、意委婉,官式文书而如话家常,流露在字裏行间的爱民之心,特别感人。汉文帝刘恒是封建社会中一位比较能体贴民间疾苦的皇帝。- 推荐作品: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元史
- 逸周书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别史
- 明儒学案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兵家
- 百战奇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云笈七签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曲
- 两汉
- 唐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