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杂说·龙说(韩愈)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①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②嘘:喷吐。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③固:本来、当然。
④景:通“影”。
⑤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虫蜀)[说明,此为一个字zh ],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⑥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⑦汩:淹没
⑧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从:随,跟随。
⑨伏:遮蔽。
⑩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⑾信:确实、的确。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赏析】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与贤臣缺一不可。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新唐书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农桑辑要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何典
- 绣云阁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随园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两汉
- 唐代
- 金朝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