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历史进步论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而且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统治者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五蠹》把历史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贪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韩非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他认为严重的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来,不利于君王统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对于君主,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改革和法治
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防八奸。所谓五蠹,就是指:1、学者;2、言谈者;3、带剑者;4、患御者;5、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所谓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朴素辩证法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用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人口理论来说明当今争于力气,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即五子二十五孙论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左传
- 论语
- 文昌孝经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别史
- 列女传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政书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艺术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呻吟语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隋代
- 五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