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表·古今人表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传曰:譬如尧、舜,禹、稷、卨与之为善则行,鮌、讠雚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因兹以列九等之序,究极经传,继世相次,总备古今之略要云。表略
自从文字被发明以来,能够了解的上古人物,就是经传中所提到的。唐、虞之前,帝王有谥号,但辅佐他们的大臣却没有记载。但是诸子却多次提到他们,虽然诸子不考察孔子之书,但仍将这些大臣记载在书中,是出于彰显善行,揭发恶行,劝导警戒后世人的目的。所以我广泛地采纳这些资料。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说:“何事于人,必也圣乎。”“为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经义中这样解释:比如尧、舜、禹、稷、契,和他们做善事则能够仕途通畅,鮌、讙兜想要和他们作恶就被诛杀。能够和他们做善事而不能和他们作恶事,这就叫上智。夏桀、商纣,关龙逢和王子比干想要和他们做善事就被诛杀,于莘、崇侯和他们做恶事就能够仕途通畅。能够和他们为恶而不能和他们为善,这叫下愚。齐桓公,管仲辅佐他则成为霸主,竖貂辅佐他则国家大乱,能和他为善,也能和他做恶,这叫中人。我根据这个来排列九等次序,穷极经传,世代相继,依次排序,总体将古今的概要整理完备。表格此处省略。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谷梁传
- 子夏易传
- 宋史
- 魏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地理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灵城精义
- 杂家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太玄经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词源
- 牡丹亭
- 隋代
- 唐代
- 金朝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