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何博士备论》简称《备论》,成书于北宋元祐年间,南宋《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宋史·艺文志》等书目均有著录。关于本书的卷数各种版本和各家书目著录有所不同,成书较早的《遂初堂书目》未著录卷数,《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四卷,而《明辨斋丛书》、《子书百家》、《百子全书》则作二卷,《四库全书》、《指海》、《浦城遗书》、《长恩书室丛书》、《半亩园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和明抄本又作一卷。关于篇数,,苏轼荐状称二十八篇,现存各种版本均为二十六篇,佚二篇。有的版本在目录中虽然著为二十七篇,多邓禹一篇,但实无内容,如台湾版《中国兵学大系》影印本,邓禹下注说:缺,谨按,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一篇,系从陈君子准处所录,附注其目于此。今存二十六篇的篇目是:六国、秦、楚汉、晁错、汉武帝、李广、李陵、霍去病、刘伯升、汉光武、魏上、魏下、司马仲达、邓艾、吴、蜀、陆机、晋上、晋下、苻坚上、苻坚下、宋武帝、杨素、,唐、郭崇韬、五代。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
对智在战胜中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论证: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因而推崇韩信、曹操 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用 谋夫策士组成自己的智囊,东汉末孙坚所以功业不就就是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而致。
它还提出君将要和谐,应赋予将领机断指挥之权,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
《何博士备论》褒贬历史人物不囿旧说,苏轼曾誉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但其对某些人事的评论,亦有偏颇之处。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宋·何去非撰。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元丰五年以特奏召,廷试,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博士。元祐四年以苏轼荐,换承奉郎。五年出为徐州教授,轼又奏进所撰《备论》,荐为馆职,不果行。是编即轼奏进之本,轼《状》称二十八篇,此本仅二十六篇,盖佚其二也。去非本以对策论兵得官,故是编皆评论古人用兵之作。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去苏氏父子为近。苏洵作《六国论》,咎六国之赂秦;苏辙作《六国论》,咎四国之不救;去非所论,乃兼二意,,其旨尤相近,故轼屡称之。卷首惟载轼荐状二篇,所以志是书之缘起也;卷末有明归有光跋,深讥是论之谬。且以元符、政和之败,归祸本于去非。夫北宋之衅,由于用兵。而致衅之由,则起于狃习晏安,废弛武备,驱不可用之兵而战之。故一试而败,再试而亡。南渡以后,卒积弱以至不振。有光不咎宋之溃乱由士大夫不知兵,而转咎去非之谈兵。明代通儒所见如是,明所由亦以弱亡欤!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孟子
- 公羊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酉阳杂俎
- 雍正剑侠图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先秦
- 魏晋
- 唐代
- 金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