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淮南子 > 正文 >>

书籍影响

后人读此书,无不以为此书只是一部意在求仙访道博采黄老言的道家之书而已。而黄老道则为汉初文景以来所尊之官学。殊不知,此书乃是建元初年间激烈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辩论的产物。

思想及特点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徙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其中《内篇》二十一篇,《外书》三十三篇,《中篇》八卷,《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与先秦道家

在宇宙观生产论方面,《淮南子》继承发扬了先秦道家的唯物思想。该书《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道始于一,认为在天地未形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浑然一体、没有定型的虚霩,是个浑涵未分的一。《原道训》说: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据上可以这样分析:道是虚霩之道,是一之道,归根结底,,是物之道。既万物有道,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

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该书《天文训》指出: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之气清扬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阳为日,阴为月,阴阳分化为四体,这是明确的宇宙构成论,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几乎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公认的定论。

《淮南子》还明确指出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真正内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修务训》曾引述对老子的无为之涵义的一种误解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的这种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指出:历史上公认的先圣都是积极有为的,如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医药,一日而遇七十毒;尧积极从事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郡,南到交趾,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鲧于羽山;舜辟地树谷,南征三苗,道死苍梧;禹休风榨雨,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阔;汤夙兴夜寐。勤于政务。这些古圣先王,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此可知: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成者,未之育也!该篇指出道家无为正确的解释,它说,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工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得:之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也。

《淮南子》的作者说: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非谓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若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引文若夫后的句子意思是说,如果试图用火来烤干井水,把淮河引到山上去,就是背离事物自然本性而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的行为,这就叫做有为。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道的化身,是圣明的君王,他们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但圣人却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如果说无为就是无所作为,那么何以又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又何谈功成呢?而且老子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视为玄德即最高的德行。可见无为决非不要有任何作为,而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更好地为,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大有作为。与此相反,如果出于一己的私利或个人意志,,根本违逆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而强行所为或妄自作为即有为,那么一定会事倍功半,甚至遭到严重挫折或失败。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顺便指出,《淮南子》与汉初黄老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汉初假托黄帝以为书名的著作甚多,大都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道原》、《经法》、《称》、《十六经》四篇古佚书。《淮南子》与这四篇黄老帛书有一定的关联。《原道训》与《道原》都是论道专篇,言辞极为一致。此外其他相互仿佛之处也很多。如《人间训》:祸福同门,《经法》:祸福同道;,《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十六经》:万物之多,皆阅一空;《诠言训》:圣人不为始,不专己,循天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因天之则,《称》:圣人不为始,不专己,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淮南子》汲取道家思想营养的比重较大。

与先秦法家

《淮南子》继承、发挥了黄老学派、商鞅、韩非的历史进化观念,提出:社会生活是变迁的,法令制度也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更改,即令是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氾论训》说: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民主,。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又说: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是也。这些言论,,从思想观点到具体言词,与商、韩是一脉贯通的。

从当时社会现实看,汉承秦制,未加彻底改造。景、武之交,汉王朝的经济已经恢复,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当然这套制度决不完全等同于商、韩所鼓吹的制度,但是法家更法改制的思想原则,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贵的是,《淮南子》认为法令制度的制定,应适乎人群之需要,应考虑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主术训》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这显然是比先秦法家更进步的观点。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有没有关系?从原著看,《淮南子》无一字提到《吕氏春秋》,这可能与汉初反秦气氛有关。但事实上,正是《吕氏春秋》给予《淮南子》以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两本书都是由上层贵族亲自主持,招揽众多学者集体写成的。成书的程序都是先拟定计划,次分头撰写,最后综合编纂。书的结构统一,篇目规整,,理事相连,言辞精审。两书都是总结先秦各家学说,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能贯通天地人的庞大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提供全面的思想理论根据。所不同的是,《淮南子》成书之时,处于黄老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所以说《淮南子》是集黄老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当然这绝不妨碍它也融和摄取了道家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

与先秦儒家

首先,《淮南子》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原始人道思想。《主术训》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又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这一观念是来自先秦儒家而又高于先秦儒家的,特别是《淮南子》对人道、人类概念的使用,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有重要价值的。《淮南子》也主张以民为本。,《氾论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主术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在此基础上,《泰族训》提出以仁义治国: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这可以视为孔孟德政、仁政学说的进一步弘扬。

《淮南子》主张人性本善。《泰族训》认为人之性有仁义之资,这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不过不完全认同孟子,《淮南子》强调仁义之资必须与后天教育相结合,才能臻于完美: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二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向方。即是说,善性是内在根据,教育是后天条件,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人之善,这显然与孟子偏重于反本内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