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淮南子 > 正文 >>

道家典籍

《淮南子》引用过的道家著作,见于《汉书·艺文志》的有《老子》、《文子》、《庄子》、《列子》等。此外,郭店楚简中《太一生水》篇对《淮南子》也有明显影响,也可归入此类。

《淮南子》分析了《管子》产生的原因:桓公忧中国之患,苦夷狄之乱,欲以存亡继绝,崇天子之位,广文武之业。显然把它作为富国强民的政治著作看待,刘向也认为:凡《管子书》,务富国安民,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①《淮南子》在《道应训》引述了《管子》的话②,《管子》一书,以道家为主包举百家,《淮南子》的气论及法治等方面的思想,都能在稷下黄老著作《管子》那里找到它的源头。

《老子》是《淮南子》直接引用最多的典籍,《道应训》实际就是以历史故事、寓言传说等阐释《老子》的旨义,仅此一篇,涉及《老子》41章中的56处文字,它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一样,都是关于《老子》的较早的注释,足见《淮南子》作者对《老子》的重视。《淮南子》所受《老子》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以道作为全书的指导宗旨,,并对道做了更加详尽的描述和规定,其中《原道训》,杨树达认为:此篇全衍老子之旨,故以《原道》名篇。③

《淮南子》引用《庄子》直接说明的只有一处,见于《道应训》:故《庄子》日: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句出自《逍遥游》,只是次序略有不同。但是,其暗用《庄子》者触篇皆是。今本《庄子》三十三篇,惟《说剑篇》之文,不见于淮南。其余三十二篇,则均有称引④。刘安对《庄子》是熟悉并深有研究的,他还做过《庄子》的注释工作。《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陶渊明《归去来辞注》、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李善注并引淮南王《庄子要略》云: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张景阳《七命》注引淮南王《庄子后解》云: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间,而斗者止。据此可知,淮南王刘安曾有《庄子要略》和《庄子后解》,惜已失传。

《淮南子》与《文子》关系殊难判断,《文子》的内容有十分之五六与《淮南子》相同,两者孰先孰后的官司打了上千年。《汉志》载:《文子》九篇。班固自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然而,1973年,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出土的竹简中就有《文子》,这为认识《文子》提供了新的机遇。①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内容既有相同者,,也有不见于今本的佚文,说明《文子》是有渊源的,为西汉就已经存在的先秦古籍,它与《淮南子》的关系,绝非简单的谁抄谁的问题。

《列子》的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和列子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万物之有叶者寡矣的感叹,在两书中都出现过,显然有某种继承关系。《汉志》所著录的《列子》八篇,是刘向整理过的,它在流传的过程可能有后人掺入的成分,但绝非伪书,其内容大部分可信。《尸子》说:列子贵虚。刘向以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日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孝景皇帝时贵黄老术,此书颇行于世。②在景帝时十分流行的《列子》,,想必刘安也能见到,《淮南子》也有贵虚的一面,不能说没有《列子》的影响。

至于《黄帝四经》有《道原》,《淮南子》有《原道训》,《淮南子》文字明显出于前者的有近三十处,唐兰已作过梳理。①

《太一生水》,抄于郭店竹简《老子》丙组之后,是讲宇宙生成的。许抗生认为:《太一生水》篇,从宇宙演化学说史上说,是老子到《淮南子》之间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又具有不同于老子思想的独创性。它与《管子·内业》等篇和《淮南子》有着不同的思想发展路向,同时又对《淮南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天为气的思想和‘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满于东南'的思想皆对《淮南子·天文训》产生了影响。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