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十大经·名刑
欲知得失情,必审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择而尊理乎?葆也,屯也,其如莫存。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我不藏故,不挟陈。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摎,我有所周。
想要懂得得失福祸的道理,就一定要审知事物的名称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天下万物都自有它们确定的归宿,因此人就更应该持守清静。天下万物都自有它们运行发展的规律,因此人也就应该虚静无为。人应该虚静专一不妄施为,事物的发生与消逝皆有其客观依据,要听其自便宛转顺应。能做到用心专一吗?能做到持意静定吗?在判断事物的时候,能不能以客观为依据而排除主观臆测呢?或隐或显或静定或动出,总能维持一种若有若无的超然境界。这样的话,一任事物纷至沓来,皆能应付自如。古旧的东西听其自去,新生的东西任其自来,而不要主观人为地去介入。消逝的是过时的东西,来到的是新生的东西。天下万事万物,无论是新生的还是死灭的,都不能扰乱虚静的心灵,这是因为我们能够与物宛转、顺其自然的缘故。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仪礼
- 论语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说苑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乾坤大略
- 虎钤经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词源
- 词曲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