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经
两者的关系
《内经》与《外经》旨意相通,这点是无疑问的。历来校注本经的较多,今所见最早注本为唐玄宗时隐士白履忠注的,收入《云笈七签》和《修真十书》,另有胡?、欧阳修、刘处玄、蒋慎修等都注过《黄庭经》,而清人董德宁《黄庭经发微》较晓畅易懂,陈撄宁《黄庭经讲义》分类诠释,解难释晦。
据《云笈七签》本,《内景经》共36章,每章以句首二字作为标题,正文计416句,2912字;《外景经》分上中下三部,计98句,686字。别本与此大略相同。经名黄庭一辞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正统道藏》染丘子注序: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王明《黄庭经考·释题》说:按黄庭三宫,上宫脑中,中宫心中,下宫脾中,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并具中义。内景者,含气养精,内视神象:似义取双关。
今人陈撄宁认为庭乃阶前空地,故黄庭表示中空的意思,对人体而言就是脐内空处。总而言之,黄是中央之色,庭指四方之中,或指阶前空地,黄庭即喻指道家内修功夫的中空现象。
《内景经》
《内景经》又名《太上琴心文》《东华玉篇》《大帝金书》。历代称它是魏晋间道士养生之书,其实它远在一般药物养身、术数延命之类书之上,而是一部继承汉代五脏神之说,以身体脏腑各有所主的理论为基础,结合道教人身百脉关窍各有司神之说,以七言韵文的形式,注重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因它是早期上清派崇奉的经典,故又称《上清黄庭内景玉经》。
《内景经》包含着一些医学理论,分别论述了人体各主要器官的大致情状以及主要生理功能,其中有十四章着重阐述了人体五脏及胆腑的生理作用。经中认为心是脏腑之王,能知寒热、和营卫、通血脉、调阴阳;心开窃于口舌,能吐纳五脏之气,识别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体和无病身不枯。肝主谋虑,藏血、魂魄之居。
内容
经中认为肝开窍于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关镜。肝气上与三焦气合,下为口中津液,津液过玄膺、明堂入丹田,真气流布,百骸受润,则无疾病。脾为仓廪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它认为脾居中央,横在胃上,外应脸色;脾胃相合供应营养,那么血脉通畅,筋骨强健、肌肤丰润、营养全躯,就能延年益寿。故它重视脾的功能,称脾为下黄庭宫、人体的根本、五脏的要枢。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认为肺气起自三焦,,能调理五脏之元气,人若能把津液吞进丹田,那么肤色亮泽,百脉通畅,齿坚发黑,不会衰老。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经中认为肾主五脏六腑、九窃津液之相连,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聪目明,筋强骨健、百脉通畅。又肾藏精,认为人若止精可长寿。经文认为,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又认为胆外名于眉目之间,喜怒皆行此处,愤则发上冲冠。
观点
《内景经》又吸收《河上公老子章句》及《太平经》中五脏神的观念,发展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说,认为人体各部位都有神灵居住。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是指将人身分为上元宫、中元宫、下元宫三部分,每部分的元宫都有八景神镇守,即上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上元宫中,中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中元宫中,下部八景神镇在下元宫中。经中认为人们若能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则三田五脏的真气调和,不会有疾病,甚至能乘云升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神的名字并非随意起的,,而是根据人身各器官的功能、所处方位以及颜色、状态等,加以提炼概括成的。如对面部七神的介绍: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峰字罗千。
这些神名都是对相应器官进行形象的概括,各具特色。经中认为,人体正是靠这些神的主宰,才是以维持生理活动正常地进行,才能形与神具。这些神有别于超自然力量的神,而是主宰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神。这也反映出古时人们对人体器官功能的一些正确认识,但他们却将人体器官功能的主宰归结于神,是明显错误的。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正史
- 史记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史评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白牡丹
- 春秋配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古文观止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五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