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济公全传 > 正文 >>

作品鉴赏

艺术特色

一、《济公传》尤像一部侠客传。济公在东南一带游走江湖,惩处豪强恶霸,剪除大盗飞贼,扶危济困,治病救人,简直就是按照人间侠士的模式塑造的不折不扣的人间独行侠。他常说诛恶人即是善念,每当用慧眼看到直冲霄汉的怨气,一句口头禅是这件事,我和尚焉有不管之理。他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专管人间不平事,剪恶安良乐陶陶,侠客的人格理想完全成了这位罗汉的价值追求。

《济公全传》来自民间,又扎根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使全传更富内涵,济公的艺术形象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人们心里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色:诙谐、幽默,无拘无束,衣衫虽破烂,却整天嬉笑,虽一生游戏于人间,却每时每刻实践着普度众生的思想。 济公的故事和传说,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他的故事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济公是历史人物,人们在敬仰中遂渐升为信仰,在他圆寂后更有显圣灵异的传说出现,,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和佛化,使济公走向神坛。至今济公生前的住所,活动过的地方,大都成为当今朝拜之圣地。济公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僧和活佛了。

济公多次惩治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王胜仙、秦恒、卞虎等,去也帮助官府捉拿西川采花大盗华云龙,还帮忙镇压邵华风的谋反判乱。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济公行侠仗义的同时,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不辞劳苦为某位清官服务,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同时期公案侠义小说的清官侠客模式。只是济公有别于个别侠客对官府的臣服、归顺,济公一直保持着个体的人格独立,相反的到是官府对他的言听计从、奉若神明,即使在丞相秦熺面前,他也毫无顾忌,完全自我化。, 在封建的生产关系尚末到灭亡的时候,客观上就具有其存在的意义,那个时代的人们去推翻自己的国家,如康熙时的三藩叛乱、准噶尔丹叛乱等就不能上应天心,下从民愿,不符合历史的潮流。

二、《济公全传》在对城镇生活的描绘中,还接触到封建后期人与人关系变化的问题。在封建时代,封建伦理道德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支柱。随着地主阶级的走向没落,封建伦理道德也逐步崩溃。宗法制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开,而金钱的力量,开始困扰着人们的心灵。在城镇,有人拦路抢劫,或者开设黑店,谋财害命;有人装神弄鬼,骗财骗色;衙门黑暗,官吏枉法。它给人们的印象是乱七八糟,光怪陆离。在一片喧嚣之中,构成时代的主旋律是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在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经济的母胎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嫩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主宰着城镇各阶层的命运的,仍然是封建官僚和地主豪绅,这一点,《济公全传》有真实的反映。作者还写到,讹诈钱财,已成为城镇一些人犯罪的主要动因。在街头,到处有卖假药的,连出家人也把切糕捏成团子,诓说这是万应灵丹;有些和尚假装瘸腿,为的是掩人耳目,晚上好去偷盗钱财;有些人把桥弄断,摆渡讹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于是发生了互争生意聚众殴斗的事件。, 为了钱,有些人把礼义廉耻的遮羞布索性抛开。在四十一回,作者写下了相当精彩的一幕:孝廉李文芳的弟弟死了,其妻在家守寡。李文芳发现她和别人有奸情,于是大叫大嚷,说她玷辱门楣,把她赶回娘家。事实的真相是,李文芳企图独占家财,不惜想方设法陷其嫂于死地。很清楚,正是金钱的诱惑,使孝廉公丧心病狂。如上所述,作者写济公经行过的城镇,到处争财逐利,闹嚷嚷似蝇吮血。这一幅幅图景,叠印在读者眼前,使人强烈地感到封建后期人与人的关系,,开始注入了新的因素。

多灾多难的下层民众更需要的是安定,而战争动乱,往往对于他们意味着更悲惨的遭际、痛苦,乃至生命的丧失。所以人们在渴望神仙、侠客铲除不平的同时,也渴望国家的稳定,即儒家文化理想所谓的太平盛世。清中叶以后,国家统一,政局安定,士人复明心理已经消磨殆尽,后期内忧外患加剧,人们更希望国家社会稳定。从这个角度出发,作品写神魔侠客帮助官府,铲恶除强,平定叛乱,某种程度上也是顺应民愿。现代武侠小说家金庸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即此之谓也。

三、《济公全传》弘扬佛法,本着佛图才启,道念随生;若信芜词,奚关道化……戒律精严,本臻大道;嬉游诞放,亦畅玄机的准则,描写人物,搬演故事。这样,不仅避免了概念化、公式化,而且使人物更加真实、生动;情节更加充满生活气息,富于吸引力。济公惩治恶人的办法更是别出心裁:他要处罚逆子,只需用手一指,那个逆子的双腿就会不停的跑起来;教训贪财的刁奴,就把一块顽石变作美玉,令他们背着七八十斤的假货来回奔走。这种惩治恶人的办法夹杂着嘲弄揶揄的成分,,也只有像济公这样的人物才能使用让人笑破肚皮的惩治手段。在书中作者写济公的行动好似一个顽童的恶作剧一般,他的斗争贯穿的喜剧色彩。他不仅要结束人世间的种种悲剧,还要将悲剧变成喜剧;他不仅要为被压迫者报仇雪恨,还让压迫者出乖露丑,使旁观者哄堂大笑才罢休。济公牢牢守住一个信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济公身上,既体现了平凡的人性,又体现了非凡的神性,是平庸与崇高的有机结合。因此,对读者来说,更具亲和力。在嬉笑怒骂中实现了济公惩恶扬善的思想,,展现了济公无穷的法力和慈悲济世之心。

《济公全传》写了天堂、人间、地狱;集神魔、武侠、公案小说于一书,特别具有趣味性。情节生动,多彩多姿,雅俗共赏。但主要写的还是市民生活,迎合了一般市民的审美需求。 《济公全传》也是以劝善惩恶为宗旨的。作者将理、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庄于谐,寓教于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作者的思想倾向,藉形象自然流露,毫无说教之嫌。

文学批判

明清时期,释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民间社会思想的主流,他进一步摧垮了中国人原本就不虔诚的宗教思想。在这种大的现实背景下,济公小说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到了《济公全传》及其续书宗教意味以及宗教倾向已经完全消失了,无论是神仙佛圣还是妖魔鬼怪,更像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这里边的神魔斗法,但与其说是神魔之争,倒不如说是江湖上高手之间的比拼更恰切。而且这里面的法宝、阵法已毫无新意可言。妖魔们的法宝无非捆仙绳、混元石、,罩仙钟一类,仍然未脱《西游记》、《封神榜》之故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