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十八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溯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来)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 厚朴各二分
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三物皆阴干百日。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未见)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尔雅
- 易经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明史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吴船录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杂家
- 颜氏家训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呻吟语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诗词
- 两汉
- 五代
- 元代